2020年10月12日19点,澳门科技大学澳门银银河官方网welcome博士生导师朱世海教授在澳门银银河官方网welcome第一会议室,为研究生举办一场题为 “新中国‘立宪时刻’:1949年抑或1954年?”的学术报告,报告会由邓世豹教授主持,朱孔武教授、夏金莱副教授和一百多名研究生参加了学术报告。
图:朱世海教授演讲
朱教授学术报告对宪法学界认为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主流观点提出商榷,他认为新中国的制宪时刻应追溯到1949年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,报告内容分为三个部分:
一、1949年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性质与功能
朱教授指出1949年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首先是统一战线组织,因为全体会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一种会议形式,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“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”;其次是制宪会议,在该次会议上通过了《共同纲领》、《政府组织法》和《政协组织法》等法律文件;最后是代行作为宪制机关的全国人大职权,在该次会议上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,并决定在天安门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。
二、新中国的“立宪时刻”:为何不是1954年宪法的通过?
朱教授从三个方面就“新中国的‘立宪时刻’:为何不是1954年宪法的通过?”这一问题进行论述:首先,立宪机构通常先于国家(政府)出现,而通过1954年宪法时,新中国已经成立五年;其次,立宪的程式安排具有自主性;最后,立宪的主要目的在于创制新国家(政府),既然建国伟业已经在1949年9月完成,1954年宪法的制定目的就不是建国,而主要是确认与实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。
三、全体会议通过的三部文件的性质与顺序
朱教授认为从内容来看,《共同纲领》、《政府组织法》确实是“宪章”,构成建国初期的宪法,《共同纲领》也是统一战线的行动方针。而《政协组织法》除了第7条外,其他内容基本上都是关于政协内部的组织运作,而政协本身并不是政权机关,因此,《政协组织法》的性质偏重于政协章程。
朱教授演讲结束后,参会同学围绕讲座主题进行提问,朱教授就提问一一解答。提问现场气氛热烈,师生间友好互动、进行了深入交流。
图:提问环节
最后,邓世豹教授进行了总结,代表同学们感谢朱教授的精彩演讲,也分享自己对朱教授报告的心得体会,同时向同学们强调科学研究中“吾爱吾师,吾更爱真理”的学术批判精神,强调学术研究中提出新观点必须进行充分论证考证。
图:邓世豹教授作总结
学术报告结束,会后部分师生合影留念。
图:宪法与行政法班级师生合影